逆水行舟,搏击风浪 ——记“残奥会”冠军运动员张立新

·  日期:2018-04-12        ·  阅读:2063

作者:兰溪   编辑:焯阳

                                           在人类的一切悲哀中,除了爱和信仰,再没有东西能给予安慰。

                                                                                                              ——题记

春天,多么美丽、多么温暖!在这充满希望、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来到多次获得“残奥会”冠军,大连籍运动员张立新家里。坐在我面前这位小伙子,出生于1983年,帅气、阳光、自信。如今,他已当了父亲。2008年,在取得奥运冠军不久,他与一位武汉姑娘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忆往昔,岁月峥嵘。连续7年,张立新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极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惊喜与辉煌。

2015年,张立新以运动员兼教练身份,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全国残运会,夺得200米、1500米两块银牌。

2012年,在英国伦敦残奥会上,张立新一举多得400米、4*400米两枚金牌,并打破一项世界纪录,成为伦敦残奥会“双金王”,为祖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1年,在浙江残运会上,张立新夺得400米、1500米两块金牌。

2010年,张立新获得世界锦标赛400米、1500米两块金牌。

2008年9月9日,在北京残奥会上,以张立新为骨干的中国体育代表队以49秒90绝对优势获得冠军。并在首轮比赛中,以49秒89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这是张立新第四次出现在国家体育馆的最高领奖台上。在所参加的集体和单人共4个项目的比赛中,他全部获得了金牌。当激昂的国歌响起,国旗冉冉升起,他激动地留下热泪……

7是一个完美吉祥的数字。连续7年,成就斐然。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也绝非偶然。张立新成长的道路充满曲折艰辛。从雅典残奥会的第六名,到北京残奥会获得四枚金牌,他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努力。多少艰辛与付出,多少伤痛与眼泪。日复一日的苦练,顽强不屈的坚韧精神,在爱中奋起,在拼搏中向命运挑战,让他逐渐跻身世界顶级选手的行列。

厄运降临,自闭辍学

在张立新的家中,我见到了他母亲汲桂香。她是个健谈的女人,言谈举止透着坚韧。谈起儿子,她的脸上现出母亲特有的骄傲,同时也含着隐隐的伤感。“新新是个坚强的孩子。这么多年我们母子相依为命,能走到今天,要感谢社会各界以及残联的帮助,我这辈子对儿子最大的愧疚,是没有给他完整的家庭和健康的身体。

与丈夫离异的汲桂香,带着12岁的儿子撑起了家庭的整个天空。性格内向的小立新,品学兼优。回到家,总是按时完成作业,还帮妈妈做些简单的家务。工作繁忙的汲桂香,每天下班看到懂事的儿子,深感欣慰。1996年春天,正当母子二人为新生活满怀憧憬的时候,无情的病魔悄悄向张立新袭来。

13岁,小立新左腿经常疼痛,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骨髓炎,不排除骨肉瘤”。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来说,无疑于晴天霹雳。为了控制病情,医院决定为他手术。小立新左腿大腿部,被取出三分之一的骨头。他从此告别了他曾担任足球队长、心爱的足球。即使这样,也没能阻挡病魔对他身体的进一步摧残。

破屋偏遭连天雨。半年后,张立新病情复发,同样是左腿的位置,疼痛难忍,已无法正常上学。躺在床上的他,除了要忍受锥心的疼痛外,患病的腿部,像发面的馒头一样,一天天的肿胀起来。而他的身体却迅速地消瘦下来。

在医生的建议下,汲桂香决定给孩子实行截肢手术。“每当看到别人家小孩活泼健康的模样,想起自己儿子脆弱的生命,我都忍不住偷偷的流泪”。

8月,抱着一线希望的张立新,第二次躺在手术台上。为了配合医生的治疗,让骨骼尽快愈合,小立新在手术后没有打止痛针。小立新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一个晚上。那一夜,小立新病床上的枕巾是湿漉漉的。那块枕巾浸透了一个少年在忍受巨痛时的汗水,也记录着他伤心的眼泪。泪水和着汗水,他的心情可想而知。因为从那一夜起,他已经明白,自己永远地失去了左腿,从此不能和小伙伴一样自由的跑跳,甚至连最基本的走路资格都没有了。

第二次手术取得了成功,他的癌细胞得到有效抑制。

张立新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再一次战胜了死神。

当一个人身患绝症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顽强地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机会看到人生有着无尽的希望。真的活了下来,却从此告别健全人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里,靠拐杖走路,这种打击也是毁灭性的。

出院后的张立新告诉妈妈,不想再上学了,即使继续读书,就在家学。母亲给儿子买来一台电脑,办了退学手续。久而久之,他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除了亲人外,他不愿意见任何人。然而,在自卑、绝望中,他没忘记读书。他告诉我,他喜欢历史之类的书,如《三国演义》《水浒》等小说,以及励志方面的书。

残联关爱,逆境奋起

严冬过后绽春雷。属于张立新的春天来到了。为了减轻母亲的生活负担,2000年,他去残疾人康复中心,参加招工见面会。当时残联正在备战“五运会”。高大魁梧的他,被大连市残联运动队的负责人看好,推荐他到残联打球。从此,张立新勇敢地迈出了家门,揭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

在运动队,田教练和队友们陪伴他、教导他、激励他。张立新的心被爱温暖着,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他每天往返于残联训练场与家之间。由于住在甘井子,张立新来回往返,需要换两遍车。如果遇到下班高峰,张立新拄着拐杖一站就是一个小时。路途奔波、运动辛苦,张立新毫不介意,因为他终于结识到新的朋友,得到大家的温暖与关爱。残联的教练员对他严格要求,队友们为他鼓劲,有时还互送对方回家。张立新变得开朗起来,他的竞技成绩也越来越好,涉及的领域也愈加广泛。

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出色的反应能力,他先后参加了轮椅篮球、坐地排球、轮椅竞速等项目,对身心健康有了极大的帮助,尤其是自信心上。从第一次接触到轮椅竞速这个项目时,张立新就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我喜欢竞速轮椅,我一定会闯出个名堂来!”

母亲是他坚强的后盾。从重病、给他第二次生命,到再一次帮他站起来,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与爱。开始训练时,往返要倒两次车。母亲心疼儿子,在基地附近租了房子,为他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只要母亲在,他就有希望有动力,坚强、勇敢。伟大的母爱,鼓舞了他,使他一往无前。爱是太阳,驱散黑暗,送来光明;爱是魔力,创造难以想象的奇迹;爱是灵丹妙药,医治精神上的创伤。爱就是力量,爱就是人生!

竞速轮椅运动员,是单手拄拐,另一只手拖轮椅。习惯拄双拐的张立新,为了扔掉其中一支拐杖,加时加量训练臂力,强化体能。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能灵活自如地单手拄拐,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常常把母亲落在后面。有时凌晨3点起床,自己摇车去老虎滩,或者旅顺南路等地训练。一天训练50多公里是家常便饭。手上的血泡不断地长,不断地破。有一次训练,意外撞车,脑部撞伤,还为此手术了一次。在多年磨练中,他具备了异常坚韧的心智和丰富的阅历。这些精神上的素养,完全弥补了肉体上的缺陷,帮助他不断超越,取得非凡的成就。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张立新与病魔抗争,在训练、运动场上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经历,正应了冰心先生的这段经典话语。经过刻苦训练,挑战自我,他逐渐在全国各种残疾人大赛中崭露头角,多次获得全国轮椅竞速冠军。2003年9月,张立新代表辽宁队参加全国第六届残运会轮椅竞速项目的角逐,一举拿了六块金牌,实现了“大满贯”,并打破了三项全国记录。这么年轻的选手,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出人意料。10月,在第17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轮椅组的比赛中,张立新不负众望,夺得全程冠军。2004年,参加第12届雅典残奥会,获得轮椅竞速400米项目第六名的好成绩。

张立新把心爱的轮椅称作“宝马”。每次赛前,他都摸着轮椅,满怀希望地说:“宝马,宝马,你要快些跑啊!”。六运会后,他把“大满贯”得来的六枚金牌,都挂在“功勋战骑”轮椅上。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这个轮椅和我朝夕相处,就像我的朋友和兄弟一样。我也会好好保管他,爱护他,让他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艰辛的努力,骄人的成绩,使张立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2年,张立新被沈阳体育学院破格录取,圆了大学梦。他的心充满了感恩。他感谢在他生命中,提供援助、给他鼓励、关爱的人们;更不会忘记给了他新生命的隋医生;住院时,母亲原单位的叔叔阿姨捐款集资,帮他渡过难关;特别是大连市残联,不仅为他提供经济援助,还把他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使他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爱的阳光,拥有了朋友,恢复了自信,并不断走向辉煌。人性的善就像太阳的热,它能融化人们心中的冰点。世界上有什么力量能改变人的容貌和心灵呢?惟有爱心,惟有爱!

冲刺奥运,硕果累累

在写张立新时,我情不自禁想起他的同龄人,澳大利亚残疾人,世界著名演讲家,被称为“残破雕像”的尼克•胡哲。他天生没有四肢,不能走路,不能拿东西,并且总要忍受被围观的耻辱。这一度使他非常绝望,以至于想要在浴缸里淹死自己。最后一刻,他脑海中浮现出父母在他坟前哭泣的样子,于是他放弃了。他正确活下来,使他有机会看到,原来他的人生有着无尽的希望。

尼克拥有了坚定的信仰并持守,“永远不要放弃,爱别人。”使他的人生没有限制,创造了常人难以创造的辉煌与奇迹。他获得会计与财务规划双学士学位。担任国际公益组织“Life Without Limbs(没有四肢的生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相继出版《我与世界不一样》《人生不设限》等书籍。

如今,他已经在全球34个国家发表过超过1500场演讲。所有看过他的视频,或听过他演讲的人,无不发自内心地诚服于这个曾被预言“永远得不到爱”的人。他已经成为世人心目中与命运顽强斗争的象征,他还娶了一个健全美丽健康的女子为妻……

同为残疾人,在张立新身上,我也看到了一种精神。虽然接连取得惊喜的成绩,但张立新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戒骄戒躁,永不放弃,不断挑战新的高度,向奥运冲刺。轮椅为伴的张立新,终于在北京残奥会上,实现了他从小就怀有的追风梦想,也为国家争了光。

“鸟巢”。男子轮椅竞速接力赛中,张立新等中国四员“飞车虎将”夺得冠军。当最后一棒的张立新,像风一样冲过终点时,他已经超出第二名足足有四十米远。由于取得北京残奥会四块金牌的好成绩,张立新成为闭幕式中国团旗手。那时,他觉得已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而后,惊喜和荣誉接踵而来……

北京残奥会后,张立新成为中国轮椅“竞速队”的领军人物,如今已是中国轮椅竞速队长的张立新,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张立新最想感谢的人除了妈妈,就是他的恩师田教练。“田导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带领我们夺取金牌。”海伦凯勒曾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演讲:“我能开口说话,如果没有老师全力的帮助,没有大家的关心,我就不会感到上帝、光明和幸福。它使我懂得了,只靠一个人,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只要我们联合起来,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挡我们。这就是爱的力量!”

病休两年后,他重返训练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着他克服伤病痛苦和成绩下滑的烦恼。通过科学训练,顺利通过了预选赛,取得伦敦残奥会参赛资格。

2012年,伦敦残奥会开幕式,张立新再一次成为中国代表团旗手。回想当时激动人心的时刻,29岁的小伙子激动不已,他说:“旗手的荣誉属于全体残疾运动员。虽然在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上有过当旗手的经历,但这次是在国外参赛担当重任,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就好像我能为祖国拿到金牌一样自豪。”

此次出征,他在轮椅竞速接力两个项目的比赛中,夺得两枚金牌,并打破一项世界纪录,成为伦敦残奥会“双金王”,为祖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国后,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接见了获奖者,并祝贺他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张立新激动地说: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海明威曾说:一个人可以被打倒,但不能被打垮。

这个在痛苦中挣扎的少年,在爱的阳光下,最终没有被痛苦打到,反而被苦难造就成英雄。通过体育与拼搏,他不仅找到了生活的出路,改写了不幸的人生,更找到了精神的依托,生命的尊严,及生之希望。他靠坚强的意志站了起来,站成一位强者,赋予世界以价值,赋予生命以意义。

(此文荣获中国作家协会“2016中国报告”重点扶持专项工程)

作 者 简 介

兰溪,山东人,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大连作家协会理事。甘井子区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全国“两会”期刊特约撰稿人,“大白鲸世界杯”儿童奖复评评委。国家二级作家。高级会计师,客座教授。当过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散文荣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报告文学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6中国报告”专项工程。散文《抵达苦难深处》、报告文学《逆水行舟,搏击风浪》入选大连市优秀文学作品集(2012-2017),献礼十九大。出版文集《回归伊甸园》《心灵的圣殿》《生命的芳香》《枫林叶雨》,长篇小说《蕙园的春天》以及经济著作多部。作品多次荣获“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发表于《文艺报》《中国散文》《金融时报》《新民晚报》《天风》《黄河文学》《青年报》《时代文学》《广西文学》《延安文学》《海燕》《天风》等全国各大报刊。其著作先后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图书馆收藏。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