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闻墨香——记画家毛智勇

·  日期:2021-03-02        ·  阅读:4704

采编:周玲燕

 

吴冠中说: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社会是不养诗人、画家的,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波动是成长不起来的。

欣赏画如同欣赏音乐,舒缓与激烈、波澜壮阔与小桥流水,国画中的疏能走马密不透风与音乐中的轻重缓急都是异曲同工。欣赏一幅完美的作品恰如欣赏一首完美的音乐而令人陶醉。一首好的音乐,有高潮也有低谷,才能跌宕起伏耐人回味;人间百态、风雨雷电、春夏秋冬、喜怒哀乐就是构成音乐的元素,绘画作品亦然。而人生一世,经历的爱与幸福、温暖与冷漠、甚至痛苦与绝望,又何尝不与此相似呢。只有丰富人生经历的艺术家才能算的上完美的——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是巨大的财富,当包含着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才能带着无限激情创作出余音绕梁的齐风韶韵。

毛智勇先生的作品,近年来广受关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熟悉毛智勇的人都知道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他是一个事业十分努力而生活极为简单的人,也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每天清晨带着已经陪伴他8年的流浪狗融入上班的人流中来到画室,一呆就是一整天,直到深夜,他再踏着洒满路灯和月光的道路返回,日复一日平淡的坚持着。为了创作,他常常推辞掉许多社会活动和应酬、放弃一些利益的诱惑潜心作画,沉浸在独来独往的世界里,在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孤独”中快乐着。他是一个本真而又个性的人,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有时也会在博客里发表一些言辞犀利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朋友们大都熟悉他直率的性格,甚至有朋友上门赠送了一块装裱好的匾额给他,上书“开门见山”。

 

一个人的德性与他的内心良知同在,古今中外的哲学精髓,其深刻的哲学思维大多蕴含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之中,以“心性澄明”来形容他是再恰当不过的。而中国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先生认为:画家自身的状态应该像镜子一样透明,像婴儿一样纯净。以一种善良的、本真的态度进行美的描述和表达。这个“真”不仅仅是指绘画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画家都要说真话、画真情!

2006年他以蹴鞠为题材创作了《七子蹴鞠图》并第一次把作品推到全国政协的活动中,引发轰动,国内著名齐文化专家宣兆琦教授说:以蹴鞠儿童为题材的国画作品问世尚属首次。在2015年齐文化节举办的毛智勇蹴鞠专题作品展中再次赢得赞誉和肯定,受到各界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开始了齐文化主题作品的创作计划。为此,毛智勇博览齐文化相关资料,广泛求教,拜访齐文化研究专家,获得大量宝贵的创作素材,创作了齐文化系列作品并空前成功的举办了毛智勇齐文化作品个人展览,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相同题材,毛智勇的表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拍手叫绝。他的《百家争鸣》我们仿佛听到了各方热情而激烈的精彩辩论,人物夸张的动态彰显论战的针锋相对和激烈程度;我们看到画面中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沉思、有的聆听、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窃窃私语议论、有的在查阅资料论证、有的嗤之以鼻、有的挥袖而去。人物百态跃然纸上,活灵活现生动传神。作品构图奇巧空间感十足,人物疏密有致神态各异,创意新奇前所未有,堪称佳作。

毛智勇笔下的《姜太公钓鱼》画面意境深远、唯美,姜太公一袭白衣道骨仙风,周文王似怕惊扰了高人雅兴蹑手蹑脚从身后走来,谦恭的表情跃然纸上,画面生动有趣令人拍案叫绝。

在《安步当车返璞归真》这幅作品中,似在雨中,潮湿的空气、泥泞的道路有一种淡淡的忧郁,仿佛诉说主人公未来艰辛的生活之路,而颜斶却表情淡然如释负重,铮铮傲骨,人物个性呼之欲出。齐宣王的一个回眸,留恋之情溢于画中,极具故事性。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与作者长期从事连环画创作密不可分的,因此中国画与连环画有着密切的关系,连环画成就了不少国画名家。毛智勇曾经创作了大量精美的连环画作品,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觉后禅》、《聊斋故事》、《激战黄土岭》《青少年法制故事连环画》等,这为他如今创作齐文化系列作品奠定了良好的造型、构图等扎实的基础。

毛智勇在《关于中国画笔墨的一点看法》中表达了对吴冠中先生有关“笔墨等于零”的理论的理解和支持,他认为画画是画思想而不是画笔墨,“笔墨”是中国画构成的基础语言,而最终的画面效果才是中国画的体现、中国画的“灵魂”。笔墨归根到底不过是一种技法,中国画离不开笔墨,笔墨情趣无疑会给作品增添色彩和趣味。但是不要忘了笔墨是为“形”服务的,画画一味追求形式变化,而严重缺乏内涵和思想的作品是空洞和失败的。笔墨是可以通过不断努力去完善的,而思想是每个人独有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最关键的是要看他有没有思想,有思想才有高度,因而画画是画思想而不是画笔墨。因为笔墨是死的东西,而思想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宝贵财富。正如石涛讲过“笔墨当随时代”,就是境界高远,笔墨才能提高,否则还是画三百年前的老画,与石涛、八大山人画的一样,那活着的意义何在?因此不断的创新、发展非常重要,继承是为发展服务的,决不能以此禁锢了手脚。

正是这种思想的坚定追求,毛智勇作品特点在这次齐文化系列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的作品不拘一格,他根据内容选择不同的用纸、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用笔,在矛盾中寻求统一,在共性中求个性,在个性中求统一;尽管画风多变,但整体又是和谐统一的。毛智勇认为,针对不同的主题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表现手法,他反对那种千人一面的所谓“个性特点”,反对用同一种手法表现不同的题材和画面。在齐文化系列作品中,他用豪放的笔墨表现男性的阳刚、粗狂、雄性之美,却用工细精准的线条表现女性的细腻、阴柔之美,这些看似风格迥异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却丝毫不会给人以杂乱的感觉,反而挑战了视觉疲劳,引人入胜。

张大千说:初学者必循规蹈矩,熟练后应不拘成法,发挥个性。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画境,也就没有固定画法能够拘束他,限制他。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正所谓无法则法也!齐文化系列作品给毛智勇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和契机,也是画家多年的努力、广泛涉猎、不断追求和进步中逐步成熟的缩影。这次大批量的创作过程中,毛智勇作品的个人风格正在逐步形成、日趋成熟,。画如其人,字如其人的道理一样,正如他多面性格的缩影,其作品同样也是风格变幻莫测独树一帜。毛智勇的齐文化作品内涵丰富,画风独特,既有酣畅淋漓的笔墨表达,又有细腻传神的精准刻画,他用做肌理的技法处理服装图案、壁画、竹简等取得良好效果;很多抽象的题材他用简洁、贴切的手法几近完美地诠释;作品无不凝聚着画家的良苦用心、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精神。

毛智勇创作齐文化系列作品并非偶然,从他2006年创作《蹴鞠图》开始,其间还创作了大量的迎合时代潮流、积极向上的作品:《追梦》、《国之魂》《呼唤》,表现孝道文化题材的作品、为广东“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公益活动”创作的“仁义礼智信”系列作品等,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计个人得失十几年来从未间断过。如果单纯从追求经济利益的角度,他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去迎合一些买家的口味获得财富,正是他的社会责任感使得他得以借助齐文化这个平台走向成功,这与领导和专家的关怀、支持是分不开的。正是这种十几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他今天的进步和成功。

 

完全与众不同易,从共性和传统中活出个性难。时下流行所谓的“抽象美”,以看不懂为时尚,以绝对的走弱而走强,以绝对的走丑而走美,为不学无术、投机取巧之心提供了温床。其实过分强调艺术形式和抽象美的独立审美意义,必将淡化了艺术与人、艺术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最后背离了艺术的本质。艺术活动一旦丢弃了个体精神的追求和探索,剩下的就只有单纯技术性劳动,成了一种缺乏灵魂的、空洞乏味的、单一的、干巴巴的、绘画图式而已。

毛智勇在时下艺术领域中的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的是是非非争斗中,以他一贯的追求与认知,我相信他的艺术创作步伐一定会运行在以坚守传统为积淀,以时代为载体,以创新为归宿的正确道路之上。我们祝愿毛智勇的绘画艺术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就象飘云流歌般的深入人心。

2017年,毛智勇急流勇退,来到位于青岛崂山北九水风景区的山东画院青岛崂山写生基地,担任基地主任并潜心创作,在这群山环绕,充满诗意的道教名山开启他人生又一个新的传奇。

 

艺术家是需要一种精神的,那就是“艺术家精神”,要展现艺术家自己的“风采风貌”!唯有这样才能重塑精神信仰与价值标准。纵观历史,举凡真正的艺术家、艺术大家一定是具有这样品格与修为的人:以艺为本,以德为先;艺为人师,德为世范;自由思想,独立精神;重视原创,追求经典,且胸怀宽广,心持正念,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其实就是所谓的艺术家精神,也只有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而真正的艺术家于德于艺齐头并进才能获得成功,才会真正诞生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大师、大家。

正如文中开头引用的吴冠中先生的话: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社会是不养诗人、画家的,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波动是成长不起来的。一个人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是需要一个艰苦的磨砺和过程,凡真正了解毛智勇的人都知道画家曾经经历的坎坷与磨难,而往往坎坷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磨难还有财富和成功,重要的是如何把握。毛智勇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放在绘画创作中,简单并快乐着,或许正是这一切才会造就明天的成功。我们期待毛智勇先生继续持以恒的不懈努力,创作更多反映时代气息的艺术佳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加辉煌的成功。


关闭
X